Next: , Previous: , Up: Top   [Contents]


1 我只要知道最基本的生存知識就好了

我想一個文字編輯器最基本的應該就是要如何輸入文字、儲存檔案與離開編輯器了吧。 只要知道這些就能做最低限度的編輯,而對於使用 Vim 的初學者來說,這三件事卻不是這麼的容易。

在介紹這三個基本操作之前,要先簡單介紹一下 Vim 的三個模式:普通模式( normal mode )、插入模式( insert mode )與命令模式( command mode )。 在最開始的簡介也有提到,Vim 是個模式編輯器,而這三個模式是在使用 Vim 的時候最常用的三個模式。 在預設的情況下 Vim 在開啟時會進入普通模式,這個模式也是我認為 Vim 在文字編輯上最強大的模式,基本上每個符號按鍵都對應到一個編輯功能,詳細之後會慢慢介紹。 這裡只提兩個按鍵, i: 。 這兩個按鍵的功能分別是『進入插入模式』與『進入命令模式』。

在按下 i 進入插入模式後,Vim 的左下方應該會出現 INSERT 的字。 而 i 就是 insert 的縮寫,在普通模式中許多的按鍵都像 i 這樣可以用英文縮寫來記,因此不容易忘。 進入了插入模式之後就跟一般常用的編輯器差不多了,任何輸入的符號都是在文件中插入對應的符號。 可以想成一般的編輯器預設就是進入插入模式。 在輸入完文字之後只要按下 ESC 就會回到普通模式了。

在按下 : 進入命令模式後,游標應該會跑到 Vim 的最下方,並在行首顯示 : 符號。 跟插入模式一樣,可以像一般的編輯器輸入文字,只是文字只會在視窗最下方,而這些輸入的文字就是在對 Vim 下命令,按下 RET 之後 Vim 會執行輸入的命令。 在這裡我要介紹的是存檔與離開編輯器的命令,分別是 writequit 。 如果不想打這麼多字的話,Vim 對常用的命令提供了縮寫,而這兩個命令的縮寫分別是 w 與 q,也就是第一個字母。 有時候我們在修改文件後並不想存檔而想直接離開編輯器,這時 Vim 會跳出錯誤說文件被修改不能離開。 只要在 quit 最後加上 ! ( 強制執行的概念 ) 便能不存檔而離開。 另外我們常常想在存檔後直接離開編輯器,這時候可以直接將這兩個命令的縮寫連在一起輸入 wq ,Vim 就會同時執行這兩個命令。 值得注意的是,這是 Vim 為這兩個命令縮寫提供的功能,基本上就是另一個命令,所以不是對每個命令都適用。

這樣三個基本的操作就介紹完了,可以自己實際嘗試看看,這樣才會記得起來。